我與故宮南院鎮館之寶—〈越南青花加彩猴王〉的相遇, 是在民國97年「初進宮」的第一年。當時我還是個青澀的博物館新鮮人,奉派策劃於嘉義市立博物館舉辦的「芙蓉出水—越南青花瓷展」。在進行展覽選件時,看到這隻模塑成形的Q版猴形器,瞬間感到眼睛一亮。
這件〈越南青花加彩猴王〉作左膝單跪持瓶的擬人姿態。牠的表情生動,耳垂還掛著十分福氣的大耳飾,裂嘴內門齒顆顆分明,嘴部輪廓還有紅彩殘存,可以想見原本應是唇紅齒白。而華麗多彩的衣著,象徵這隻「猴王」身份不凡,腰間左側所配的長劍,更暗示了牠是一隻有能力拔劍而起,炫舞令人驚嘆劍花的「神猴」。
根據院內陶瓷研究前輩所述,此件珍稀佳作是為籌備南部院區所購藏的重量型文物。看似具「療癒性」的可愛公仔,其實帶有「香爐」功能,可將線香等插入猴王手中的玉壺春,而且是按印度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中的神猴哈奴曼(Hanuman)形象所製。在南亞與東南亞家喻戶曉的哈奴曼,既是猴軍的統帥,也是印度完美忠臣的典範,傳說配戴哈奴曼的圖像或紋身還可以趨吉避凶、增加戰力。不過,與其說這隻猴王是《羅摩衍那》中的哈奴曼,對我而言,立即浮現腦海的卻是《西遊記》的孫悟空,而此器又恰好是從海底打撈出來的寶物,彷彿曾居住於水濂洞。再者,孫悟空兼具足智多謀又古靈精怪的形象,又忠心耿耿護送唐三藏到西方取經,的確與哈奴曼有幾分相似。也難怪民初胡適等學者會對兩隻「神猴」的關係進行一番爭論。
為了籌備展覽,當初曾多次到嘉義勘察場地,意外發現位於博物館旁的文化中心展示許多石猴,這也才知道石猴雕刻藝術是嘉義的地方著名的鄉土文化。有趣的是,不論是哈奴曼、孫悟空或嘉義石猴,都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因此,〈越南青花加彩猴王〉作為嘉義故宮南院開幕的吉祥物,可以說是因緣俱足下的巧合與美事。
台北故宮精彩萬分的器形、紋飾、金文讓我對青銅器深深著迷,而青銅器上的小動物總是最吸引大家的目光,從夏商時期面目猙獰張牙舞爪的龍,隨著朝代演進人文思想的崛起,到西周戰國春秋時期張嘴痴痴傻笑的小龍,擁有不同的面貌,越來越討人喜歡。
其中我最喜愛的青銅器就是「人足獸鋬匜」了,在匜口邊小龍彎著身軀使力掛著,張著一對大耳朵,把頭探進水器中偷偷喝水,躬屈的姿態和使力掛在器皿邊的四肢,好不可愛!而四足用力頂著水器的俘虜,雙手盤在胸前,雙腳馬步站立,五官表情姿態雕塑細膩。
有一次帶著學生欣賞時,大概是身高的關係,小朋友先是驚訝的發現俘虜沒有穿衣服褲子,也因為如此,讓小朋友興奮的分辨出俘虜的性別是男生,大家一聽都笑了,接著才開始欣賞可愛的小龍。回程路上孩子們熱烈討論為什麼沒有衣服穿,有些孩子甚至表以同情。沒想到在紙黏土捏塑課程時,吹起一陣偷喝水風,孩子們把不同的動物掛在杯口上,頭部伸進杯口,個個都好可愛逗趣,創意十足!人足獸鋬匜的印象深入孩子們的心,令我感到驚奇萬分!
作者簡歷:
陳盈君老師,現任新北市蘆洲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專任教師、新北市教育局國民教育輔導團藝術與人文領域小組輔導員,長期與故宮合作進行博物館融入學校課程教學,經由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於課程實際教學情形,讓故宮文物在她的生活經驗與生命故事中,激盪出屬於個人與文物的故事。
2013年,我參加了故宮第四屆國寶衍生商品設計競賽插畫創作組,對我來說是非常好的經驗,這次創作主題特別以「霽青描金蕃蓮鏤空轉心游魚四繫瓶」為主要發想,對色彩敏感的我,初次見到黃藍對比相襯的轉心瓶馬上就被吸引,霽青釉上描繪出精緻的金色圖紋,十全皇帝的乾隆收藏相當多精巧的工藝品,轉心瓶就是其中一項,內瓶和外瓶別有洞天的設計,轉動時可看到瓶內金魚在水中逐水草游玩一般,雖然是靜態的工藝品卻有動態的趣味,彷彿現代逐格動畫的概念。
在西方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中,有愛麗絲與象徵英國文化的瓷器茶杯喝下午茶的橋段,然而在象徵東方精緻文化的轉心瓶,一樣也能經由巧思帶領我們進入屬於中國的瑰麗奇談;我在創作中讓金魚自由的游出瓶外,讓觀者去想像他們會游去哪?金魚途中遇到哪些人事物呢 ? 是否經過一夜在夢中的冒險隔天又回到轉心瓶裡了呢 ? 觀者本身自己就是愛麗絲。
構圖上以東方微觀性格所產生的多點透視法為主,色彩上採取原有的對比色著墨,技法上則融入國畫的白描工筆法,整體呈現出歡愉喜氣的氛圍,因為我希望觀者看到這幅插畫作品能會心一笑感到開心。
在不同於古代靜物的轉心瓶,在插畫作品中,創造下一段的冒險故事,正如開頭所述,也許單幅插畫也能因故事橋段轉成多頁的繪本,進一步延續作品的生命力。
作者簡歷
張乃元:
陌生人工作室負責人,201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第四屆國寶衍生商品設計競賽插畫創作組銅獎得主。
曾經我以為故宮的文物都是非常古典傳統的。有個「故」字,再怎麼樣也年輕不起來,似乎只能鎖定年紀較高的族群宣傳。至於青少年嘛,不要急,人總會長大變老的啊。
但由於剛好有機會在故宮服務,得以見到即將在故宮南院展出的文物,玉柄短劍Katar,我開始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想法。對某些長期接觸電腦遊戲的朋友來說,這把造型特殊的短劍,其實有個遊戲商給的譯名「拳刃」,年輕朋友們對這種類武器可能如數家珍般地熟悉。當博物館員還在思索如何對青少年宣傳時,遊戲開發商早就已經透過聲光效果的創新包裝,將這種古老印度的武器,翻轉成為青少年族群的文化圖騰了。
玉柄短劍Katar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造型:前端為一般劍刃,可能是對稱的三角形劍鋒,也可能是略呈彎曲的刀刃。握把處呈H型,使用者將手握住橫槓呈拳狀,適用揮舞或刺戳的攻擊方式,這可能也是其俗名「拳刃」的由來。H型的握把,同時可以提供格檔以及保護手腕等功能。在冷兵器時代,有人說「一吋長一吋強,一分短一分險」。Katar比一般匕首來得長,卻又比長劍彎刀來得短;埋身近戰時,Katar對匕首有優勢,而如果對上長劍彎刀,也可以近身發動突襲。也難怪遊戲開發商通常讓殺手或刺客這類角色使用Katar,也賦予這種武器神祕冷酷的獨門風格。
年逾不惑的我,其遊戲經驗雖然已經是某些朋友口中的「骨灰級」玩家,但動作反應速度早就比不上年輕人,上網玩遊戲幾乎只有被宰割的份。往往都是看著對手拳上套著亮晃晃的鋒刃,比劃幾下我就出局了。也因此真實世界裡,當這柄短劍出現在我面前時,當然是份外眼紅。電腦遊戲中或許還有其他兵刃可能在博物館出現,例如戰矛、長劍、彎刀等,但是玉柄短劍Katar的造型實在太特殊,在電腦遊戲中的定位又獨特,即使沒有筆者的「切身之痛」,一般人對於Katar想必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事實上,這類短劍Katar後來成為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本院所藏之Katar,其握把為玉石所製,並鑲嵌各種珠寶與黃金紋飾,華麗非凡,很可能曾經是某位王公貴族的收藏。時光荏苒,歲月流轉,這麼一把氣質典雅的玉柄短劍,不再只是電腦遊戲角色的兵器;透過創新的展示手法,即將真實且完整地呈現在大眾眼前。只要我們仔細欣賞品味,即使沒有動畫聲光效果,依稀可以聽見這把風格獨具的Katar,低吟淺唱著專屬於他的傳說。
作者簡歷:
翁誌勵,國立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從事文物保存工作。